“塞上工匠”邓宏兴:用“不服输”的精神击破“不可能”-新华网

“塞上工匠”邓宏兴:用“不服输”的精神击破“不可能”

2025-11-13 14:36:25
来源:宁夏总工会

  改造成型冷却螺旋技术,通过对糊料使用风冷及水雾联合冷却,降低糊料温度,冷却效果与进口设备产生的效果接近,实现了高温混捏、低温成型的工艺要求,解决了制约质量的瓶颈问题;

  自行设计更换混捏机动铰刀拉出工具,避免损坏混捏机动铰刀的损伤,减轻维修工劳动强度,大大缩短了大修时间;

  使用国产轴成功修复了混捏机齿轮箱断裂的进口轴,为每套设备节约成本200多万元……

  在30多年的设备维修技术工作中,邓宏兴将外方专家口中的“不可能”变成“可能”,用“不服输”的精神带领同事们突破技术壁垒,开具尖端配方,在万钧锻造之下熔铸技术新突破,扎实推动铝业向新而行。

邓宏兴正在检修设备

  “塞上工匠”邓宏兴,国家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铜峡铝业分公司成型二车间工人。2003年9月,邓宏兴进入阳极综合维修车间,初进成型二车间,难题迎面而来:设备老化严重导致维修难度大,面对这些超负荷运转的进口设备,邓宏兴没有迟疑,带着同事们直面难题。

  “维修前置,就是产能前置。”邓宏兴说。为解决难题,他和成型二车间的技术团队以及维修班的兄弟几乎每天都在混捏机、配料秤、成型机上研究设备运转状态,连续几十个小时已是工作常态。精细检查设备、反复查阅相关数据,最终将一个个难啃的“硬件”变成了维修技术的积淀和经验,“专于职、勤于工、敬于业、精于技”的工匠之心也为邓宏兴在阳极设备维护战线上铸就累累硕果。

  “车间设备种类繁多,故障一旦发生,一系列设备问题集中衍生,需要依靠更多的技术尖兵。”邓宏兴说。

邓宏兴(右二)为新入职技术员讲解设备操作要点

  2016年4月,一支技术精湛、敢打硬仗、能打硬仗的维修工队伍——“邓宏兴劳模创新工作室”成立。立足生产实际,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困扰指标提升、节能降耗、装备提升、性能优化展开工作。

  “哪里最急需就聚焦哪里,哪里最紧迫就解决哪里。”工作室成员发扬“蚂蚁啃骨头”的精神,从查阅“洋设备”说明书入手,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,不断进行方案论证、评估系列工作,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。自成立以来已经完成小改小革技术创新、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、科技创新项目60余项,为公司安全生产排除各项疑难杂症,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百万元。

  随着一个个故障被及时清除,生产线全线“提速”,成果的“含金量”也在持续攀升:2019年2月,改进设计更换混捏机动铰刀拉出工具,避免损坏混捏机动铰刀的损伤,减轻了维修工劳动强度,大大缩短了大修时间;2019年7月,通过焦油高温燃烧系统完成废焦油燃烧,实现电捕废焦油无害化处理,减轻废焦油处理的环保压力,燃烧满足焙烧工艺曲线升温要求;独自完成风冷式喷嘴的设计,延长煅烧回转窑天然气喷嘴使用寿命,增加现场生产平稳连续性,保证了煅后焦质量;对煅烧系统回转窑进行定期测量,保证煅烧设备运转正常,延长设备运转周期,保证设备寿命……各项成果也转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。“邓宏兴劳模创新工作室”也被先后评为“自治区级技能工作室”“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”。

邓宏兴(中)为新入职技术员讲解设备操作要点

  目前,工作室共培养6名高级技师、9名技师、2名铝电公司“希望之星”、3名铝电公司“未来之星”、2名铝电公司劳模、2名青铜峡分公司劳模,成为了维修主要技术骨干培训基地。

  “越来越多的技术骨干成为了车间阳极生产线设备运转的护航员,‘不服输’的精神已经从个人传承到了工作室,我相信,我们一定会攻破更多‘不可能’,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‘最硬的拳头’和‘最坚实的后盾’。”邓宏兴说。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纪桂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