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网银川10月18日电(记者任玮)近日,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研究成果《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(2025年)》,报告从创新城市、宜居城市、美丽城市、韧性城市、文明城市、智慧城市六个方面分别开展评估,宁夏银川市在国内36个主要城市中位列美丽城市第四、文明城市第十。
从专题分析看,美丽城市聚焦空气清新、水体洁净、土壤安全、生态良好、人居整洁等方面开展评估。近年来,银川市通过深入实施全方位污染防治、全过程生态保护、全领域绿色转型三大工程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开展PM2.5攻坚专项行动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5.9%;实施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综合治理,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二类进出;建设“四水四定”试点市、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,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超50%,完成全国首笔河湖再生水利用置换用水权交易案例;制定印发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任务清单》,开工建设西北地区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危废综合处置基地;深入实施碳达峰“十大行动”,银川市水泥产品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;推进全领域绿色转型工程,今年1-8月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8.1%,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同比下降10.8%。
文明城市评估主要聚焦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、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、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、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。近年来,银川市升级阵地功能、抓实理论传播、真情服务群众、弘扬社会新风,凡人善举不胜枚举、道德典型层出不穷。目前,全市共有25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、52名“中国好人”、5名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、226名自治区道德模范、57名“宁夏好人”……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扩大。银川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探索创新经验做法被收入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》,成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“十连冠”、全国文明城市“五连冠”。
同时,银川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建立健全民生“十心”实事长效机制,因地制宜推动兴业、强县、富民一体发展,加快建设品质强市、医教强市、法治强市。坚决打好城乡焕新攻坚战,新启动106个老旧小区改造,启动17处、2644户城中村和6064处危旧房改造工作;坚决打好增进民生福祉攻坚战,高质量推进50件民生“十心”实事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高达75%;深入实施教育资源优化赋能计划,实施教育领域基础项目28个,年度新增学位7100余个,成功入选教育部中考改革试点;深入实施医疗健康提质优享计划,加快推进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建设,市中医医院牵头成立全区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,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。(完)